栏目分类
三大消息:拜登彻底失算!普京提出停战条件;123国收逮捕令!
发布日期:2024-12-21 16:01    点击次数:148

近期,国际上有诸多重大事件发生:

第一件事:据环球网援引《乌克兰真理报》等媒体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签令批准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针对这一情况,五角大楼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在近日的记者会上作出回应,其表示美方对俄方的这一行为“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俄方在过去数周内已经释放出打算更新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的信号。

辛格称:“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能显示俄罗斯准备在乌克兰境内使用核武器的迹象,所以我们会继续关注此事。并且,我们觉得我们的核态势不需要有任何改变。”俄罗斯新版核威慑政策出台,虽然美国宣称不担心俄核威慑,但这一政策必然会给美国及北约的军事战略和决策带来一定影响。这会迫使美国和北约在对俄政策方面更为谨慎,重新考量军事行动可能引发的后果。

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中方已经注意到相关报道。中方强调,各方需保持冷静与克制,借助对话协商来推动局势缓和,削减战略风险。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立场始终如一且明确。中方希望各方推动局势缓和,致力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并且会持续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二件事:据财联社消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宣称能快速终结俄乌冲突,不过他从未阐述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方式,并且特朗普反对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援助。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提出了结束俄乌战争的条件,即乌克兰要放弃加入北约的想法,同时从乌东四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撤回所有军队。普京还表示愿意和特朗普探讨乌克兰停火协议,但在领土问题上不会作出重大让步,始终坚持乌克兰应放弃加入北约这一立场。

特朗普的呼声日益高涨,拜登似乎开始加快对乌援助的速度,大有“能出一笔是一笔”的架势。乍一看,这是在对乌克兰“雪中送炭”,可细究起来,却更像是在“挖坑设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旦援助落实,俄乌局势陷入僵局的话,那对未来的美国政府而言,就如同接过一个烫手山芋,将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从这个层面出发,俄乌冲突逐渐释放出谈判的信号,这恐怕不能被视为战争即将结束的标志,反倒有可能是双方展开新一轮博弈的开端。普京想要保住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泽连斯基则在有限的国际支持下努力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而美国和欧洲呢,各自有着自己的盘算,根本看不到一点“和事佬”应有的样子。

第三件事:据临淄发布援引法新社消息,近日国际刑事法院有一系列动作。国际刑事法院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了逮捕令,同时,以色列前国防部长加兰特也收到了国际刑事法院发出的逮捕令。按照检方提出逮捕令申请日,即从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5月20日期间,他们被指控犯下了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就在同一天,国际刑事法院还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戴夫发出了逮捕令。到目前为止,以色列和哈马斯方面都还没有做出回应。

美国和以色列过去一贯的行事风格表明,对于国际刑事法院下达的逮捕令,他们是有可能选择无视的。然而,此次的情况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以往总是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同流合污的西方国家,这次竟然纷纷“背叛”了他们。这就使得美国和以色列一下子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从欧洲的情况来看,多个欧盟国家已经首先表明态度,声称会依据国际刑事法院下达的逮捕令开展行动。也就是说,如果内塔尼亚胡出现在这些国家境内,它们将立即对其实施逮捕,然后把他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刑事法院对巴以双方的两位领导人发出了逮捕令,此事颇具争议性。这一事件深刻地彰显出国际正义的追求与现实政治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希望能够维护国际法,让战争罪行得到追究,进而实现巴以冲突公正且持久的和平。然而,国际政治的现实极为复杂,各个国家之间有着利益的博弈,这就使得达成上述目标困难重重。巴以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土地、信仰以及民族等多方面的问题都被牵涉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国必须齐心协作,促使巴以双方进行协商,从而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

乌克兰以色列普京北约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于:江苏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Powered by 开体育app下载安装免费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